English

凭信息化抢占制高点

——天津市市长李盛霖代表一席谈
2001-03-12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陈建强 我有话说

信息化进程的加快,为实现产业升级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。在中国的信息化进程中,天津是全面启动信息化工作较早的城市之一,目前的信息化综合水平居全国第三位。

作为天津市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,李盛霖代表对“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”有着很深的感受和认识。他和记者谈到:“信息化是新世纪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,也是产业优化升级和发展工业化、现代化的关键环节。‘九五’期间,我们制定并实施了‘天津市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三年规划’,其中特别强调要采用信息技术改造制造业、农业、商贸、金融、交通、能源、建筑等产业。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,仅1999年,全市11个CAD应用单位既新增设计产值7150万元,同时也培养出CAD各层次应用人才12000多人。全市10个重点改造行业通过推广应用CAD、CAM和CIMS技术,淘汰传统落后工艺,主要装备逐步实现了数控化,管理手段初步实现了信息化。”他告诉记者,天津在“十五”期间确定的目标是:基本完成对有市场优势的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改造,普遍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,提高设计水平;实现生产过程计算机自动控制,发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,应用数控技术改造加工设备,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;将信息技术与现代经营管理相结合,应用于企业开发、生产、销售和服务全过程,促进各类企业在新经济时代快速发展。

建设功能强大的基础设施,是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前提条件。“九五”期间,天津以信息港工程建设为重点,埋头苦干。现在天津以公共通讯网为主干的信息基础设施能力成倍增长;连接市内九大网络中心的天津信息交互网已经开通,日均双向流量超过150G,实现了“同城信息,本地交换”,并与全国30多个信息港网络建立了联盟,资源共享的框架基本形成;建成了11个应用系统和9类数据库,覆盖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。谈起这些成绩,李盛霖的心情格外顺畅:“我市信息化建设的显著成果,得到信息产业部的充分肯定,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。目前,天津已成为国内信息化建设的热点地区,信息港工程也成为天津市的形象工程之一。”

天津市从事推广信息化工作的同志这几年形成一个共识:要实现国民经济的信息化,必须广泛普及信息化技术,这是关键,也是基础。为此,近年来,天津市先后开办了3个信息化专业硕士研究生班,认定了9个网络技术培训定点单位,形成了包括大专院校、社会办学、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体系,每年接受培训人员在10万人以上,截至2000年底已培训60余万人;天津还先后成功举办了天津信息港工程国际研讨会、’99国家信息化论坛、第三届电子商务国际论坛等高层次国际会议,连续五届举办了计算机网络与应用展览会。李盛霖认为,通过这些活动,天津市民对于信息化作用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,一个以人才为依托、政策为保障、全社会广泛支持参与的信息化建设氛围正在天津形成。

展望“十五”计划,李盛霖充满信心地断言,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,天津将拥有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,提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服务,最终会在新的世纪成为区域性和国际性的信息、经济、金融、贸易和物流中心,跻身于全国和世界独具信息化活力的城市之林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